2020年ope体育注册教程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611)
>2007>年农产品价格增长最快的是( )月。
A.10
B.9
C.8
D.7
根据下面资料完成各题。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2009年末与2005年末相比,我国第二产业人员年均增加( )。
A.566.4万人
B.708万人
C.720万人
D.900万人
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结构比例为( )。
A.38.1:27.8:34.1
B.39.6:27.2:33.2
C.44.8:23.1:31.4
D.44.1:27.8:28.1
我国2005年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为( )。
A.6.3%
B.12.6%
C.8%
D.18.1%
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就业人数增加最快的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员
B.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
C.城镇就业人员
D.乡村就业人员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均为持续增加
B.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均为持续下降
C.从2005年到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数大幅回落
D.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速度小于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增长速度
下列行业中,每单位取水量中耗水量最少的是( )。
A.林牧渔畜
B.工业
C.居民生活
D.生态环境
下列省份中,每单位耗水量所需取水量最少的是( )。
A.青海
B.宁夏
C.河南
D.山东
内蒙古的地表水取水量与耗水量分别占全河地表水取水量与耗水量的比重约是( )。
A.19.1%与26.3%
B.21.5%与22.6%
C.19.1%与22.6%
D.21.5%与26.3%
引黄各省(区、市)中地表水取水量最大的三个省份的取水量之和与最小的三个省份的取水量之和,占全河地表水取水量的比重分别约是( )。
A.59.7%与6.4%
B.59.7%与2.7%
C.61.7%与6.4%
D.61.7%与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宁夏农田灌溉地表水耗水量高于其他省份
B.引黄各省(区、市)地表水取水量均高于地表水耗水量
C.陕西省居民生活地表水耗水量占该省总耗水量的比重高于山东省
D.地表水取水量最多的省份,其取水量占全河地表水取水量的比例不到20%
根据下列表格,完成各题。
>某省环境统计公报(2004~2008年)
2008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大约是2004年的( )。
A.1.7倍
B.2倍
C.2.3倍
D.2.6倍
与前一年相比,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增幅最大的年份是( )。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工业烟尘排放量占烟尘排放总量的比重最低的年份是( )。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根据上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较上一年增幅最大的年份2005年
B.工业固体废物的利用率未实现逐年上升
C.2008年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约是2004年的两倍
D.2004至2008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增长速度高于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关于城镇污水集中处理情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根据2004至2008年间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的平均增长速度,预计2010年将超过200座
B.2008年污水处理的单位成本比2007年有所降低
C.2008年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处理能力比2007有所提高
D.2004年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费用最高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截止2007年12月,网民数已达到2.1亿人,比2007年6月增加4800万人,2007年一年增加了7300万,年增长率为53.3%。一年中平均每天增加网民20万人。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略低于美国的2.15亿,位于世界第二位:中国16%的互联网普及率仍比全球平均水平19.1%低3.1个百分点。
从地域上看,北京和上海的互联网普及率较高,已经分别达到46.6%和45.8%;从增量上看,广东由于手机网民数增长的拉动,增长人数最多,一年内共增加了1500万网民。
2007年农村网民规模年增长率超过100%,达到127.7%,农村网民数量达到5262万人。7300万新增网民中的4成,即2917万来自农村。从网民居住地上看,网民居住在城镇的较多,74.9%都居住在城镇,城镇网民数已达到1.57亿人,而同期农村网民数量仅有5262万人。但农村网民数量增长非常迅速,年增长率超过100%,已达到127.7%,远高于城镇网民38.2%的增长率。但城镇与农村的互联网发展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城镇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是27.3%,农村仅为7.1%。
中国的宽带网民数量增长迅速。2007年12月的宽带网民数已经达到1.63亿,占网民总体的77.6%,比2007年6月增加了4094万人,比2006年12月的1.04亿增加了5938万人。
农村网民数量占全国网民的比例达到了( )。
A.1/3
B.1/4
C.2/5
D.1/5
2007年农村网民增长率比城市网民增长率高( )。
A.87.5%
B.89.5%
C.91.5%
D.93.5 %
2007年6月与2006年相比,中国宽带网民增长了( )。
A.17.4%
B.33.2%
C.45%
D.56.7%
与世界互联网普及率相比,( )。
A.中国城镇居民互联网普及率高出3.1个百分点
B.中国农村居民互联网普及率低7.1个百分点
C.北京互联网普及率要高出25.5个百分点
D.上海互联网普及率要高出26.7个百分点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仅次于美国,已经居世界前列
B.中国农村网民增长速度高于城市,但互联网普及率低于城市
C.广州手机网民数量超过了宽带网民数量
D.2007年中国的城市网民新增数量及增长率都高于农村
1.答案:
解析:
由表直接查找可确定为8月最高,为115.7。
所以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
解析:
由材料知,2005年到2009年第二产业增加的人数为21684-18084=3600(万人),年均增加3600÷4=900(万人),故正确答案为D。
2.2.答案:
解析:
解法1: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城镇就业人员总量为31120万人,占比39.9%;而同一时间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29708万人<31120万人,故其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要小于39.9%,排除C和D;又31120-29708≈1300,而1300/77995<1%,故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要小于38.9%,排除B选项,故正确答案为A。
解法2:观察选项可知,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在C、D选项中比较接近,第二产业比重在A、B选项中比较接近,可重点分析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2009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为26603,所占比中国为26603/77995,估算该值大于30%,排除D选项;剩下的三个选项中数值均接近1/3,可以1/3为基准进行分析,77995的1/3约为25998<26603,故第三产业的比重值要大于33.3%,仅A选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
2.3.答案:
解析:
2005年我国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3553=6236,所占比重为6236/75825<6236/62360=0.1,故该比重值要小于10%,排除B、D选项;注意到A、C选项首位不同,故对前面比重的计算式直接直除,可知首位为8,因此正确答案为C。
2.4.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从2005年到2009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乡村就业人数均是下降的,A和D项错误;比较B和C项,C项中城镇就业人员增加值不到4000万人,小于B选项中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的增加值4947万人,但C选项的基期量包括B选项的基期量,所以C选项的基期量一定大于B选项的基期量,于是B选项增加率一定大于C选项,故正确答案为B。
2.5.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只给出了2005年和2009年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的情况,并没有给出中间的年份的就业情况,所以变化情况无从得到,故A和B选项均错误;
从上题可知,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的年均增加量超过1200万人,不可能是大幅回落的,C选项错误;
于是根据排除法,确定D项为正确答案。
验证D项,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率为(31120﹣27331)/27331≈(31﹣27)/27=4/27<50%,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增长率为3553/(9789﹣3553)≈36/62>50%,故正确答案为D。
3.1.答案:
解析:
林牧渔畜、工业、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的每单位取水量的耗水量分别为:16.88/22.85、24.25/31.18、9.95/12.03、6.65/6.72。用直除法,得首位分别为7、7、8、9,故只需比较16.88/22.85、24.25/31.18的大小,16.88/22.85<17/22.7≈0.75,24.25/31.18>24/32=0.75,因此每单位取水量中耗水量最少的是林牧渔畜业,故正确答案为A。
3.2.答案:
解析:
青海、宁夏、河南、山东每单位耗水量所需取水量分别为:14.95/10.62、68.98/37.67、27.87/26.07、50.44/49.57,明显可看出前面的两个比较大,因此只需比较27.87/26.07、50.44/49.57。27.87/26.07≈1+1.8/26,50.44/49.57≈1+1/50,故50.44/49.57最小,即每单位耗水量所需取水量最少的是山东,故正确答案为D。
3.3.答案:
解析:
内蒙古的地表水取水量与耗水量分别为67.01、56.39,全河的地表水取水量与耗水量分别为312.02、248.97,则内蒙古的地表水取水量与耗水量分别占全河地表水取水量与耗水量的比重为:67.01÷312.02,用直除法得首位为2、56.39÷248.97<60÷240=25%,故正确答案为B。
3.4.答案:
解析:
引黄各省(区、市)中地表水取水量最大的三个省份是宁夏、内蒙古、山东,最小的三个省份是山西、河北、天津,故取水量最大的三个省份的取水量之和与最小的三个省份的取水量之和占全河地表水取水量的比重分别约是(68.98+67.01+50.44)÷312.02≈(69+67+50.4)÷312=186.4÷312,直除首位为5;(0.29+8.08+11.67)÷312.02=20.04/312.02,直除首位为6。只有A符合条件,故正确答案为A。
3.5.答案:
解析:
A选项,由表格第三列数据可看出宁夏农田灌溉地表水耗水量为28.67,内蒙古为49.03,宁夏农田灌溉地表水耗水量并不是最高的,A项错误;
B选项,由表中最后一列数据可得宁夏取水量为68.98,耗水量为37.67,耗水量高于取水量,B项错误;
C选项,陕西省、山东省居民生活地表水耗水量占该省总耗水量的比重分别为1.24÷20.91×100%≈1.25÷21≈6%、1.48÷26.07%≈1.5÷26≈5.8%,因此陕西省居民生活地表水耗水量占该省总耗水量的比重高于山东省,C项正确;
D选项,地表水取水量最多的省份是宁夏,其取水量占全河地表水取水量的比例为68.98÷312.02>62.404÷312.02=20%,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4.1.答案:
解析:
2008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是4184.3万吨,2004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是2312.1万吨,则2008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是2004年的4184.3÷2312.1,用直除首位判定法,首位为1,故正确答案为A。
4.2.答案:
解析:
故正确答案为D。
4.3.答案:
解析:
故正确答案为D。
4.4.答案:
解析:
故正确答案为A项。
4.5.答案:
解析:
故正确答案为A。
5.1.答案:
解析:
本题需要注意单位换算,2007年农村网民数量达到5262万人,而截止2007年12月,网民数已达到2.1亿人,因此农村网民数量占全国网民的比例达到了:0.5262/2.1≈0.5/2=1/4,故正确答案为B。
5.2.答案:
解析:
2007年农村网民增长率为127.7%,城镇网民增长率为38.2%,两者之差为:127.7%-38.2%=89.5%,故正确答案为B。
5.3.答案:
解析:
2007年6月中国宽带网民人数为:1.63-0.4094=1.2206 亿人,2007年6月与2006年相比,中国宽带网民增长了:(1.2206-1.04)/1.04×100%=0.1806/1.04×100%≈0.2/1×100%=20%,最接近为A项,故正确答案为A。
5.4.答案:
解析:
资料中是“中国16%的互联网普及率比全球平均水平19.1%低3.1个百分点”,因此A选项错误;资料中是“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7.1%”,因此B选项错误;资料中“北京互联网普及率为46.6%,比世界互联网普及率19.1%高出27.5个百分点”,因此C选项错误;资料中“上海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比世界互联网普及率19.1%高出26.7个百分点”,因此D选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5.5.答案:
解析:
中国网民人数略低于美国,而不是互联网普及率仅次于美国,因此A项错误;中国农村网民增速127.7%,远高于城市,但互联网的普及率只有7.1%,远低于城镇的27.3%,因此B项正确;资料中未提到广州的手机网民数量是否超过宽带网民数量,因此C项错误;中国城市网民新增数量高于农村,但增长率却远低于农村,因此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阅读: